• 双调小令,又名“武林春”“花想容”。相传是北宋词人毛滂所创,以毛滂词《武陵春[。]风过冰檐环佩响》为正体,双调四十八字,上下阕各四句三平韵。另有两种变体。代表作...
  • 双调六十二字,仄韵。以晏殊词《渔家傲[。]画鼓声中昏又晓》为正体,双调六十二字,前后段各五句,五仄韵。另有六十二字四仄韵一叠韵,六十二字两平韵三叶韵,六十六字五...
  • 此调为双调小令,以五七言组成,四十四字。用韵两句一换,凡四易韵,平仄递转,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的情感,历来名作极多。代表作有唐李白《菩萨蛮[。]平林漠漠烟如...
  • 此调分平仄两体,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,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。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,通常以其词《浣溪沙[。]宿醉离愁慢髻鬟》为正体,另有四种变体。正体双调...
  • 《神仙记》载刘晨、阮肇入天台山采药,遇二仙女,留住半年,思乡甚苦。既归,则乡邑零落,经已十世。曲名本此,故作凄音。四十七字,前后片各四平韵。
  • 双调,五十六字,上下片各四句,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。
  • 双调,五十二字。上阕下阕各五句,各三仄韵。
  • 原为单调,始自后蜀欧阳炯。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。双调五十六字,前后阕各四平韵,一韵到底。
  • 一百字。前片四十九字;后片五十一字,各十旬四仄韵。此令宜于抒写豪迈感情。
  • 双调六十八字,前后阕各五仄韵,上去通押。第四、第五两句,平仄多不定,但是第二句第二字必用去声。
  • 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。后因陆游有“可怜孤似钗头凤”词句,故名。六十字,上下片各七仄韵,两叠韵,两部递换。声情凄紧,显示一种情急调苦的姿态,是恰宜表达...
  • 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。五代时开始,衍变为长短句双调小令。双片五十四字,前后片各四平韵,多激越凄壮。令有别格,名《浪淘沙令》,前后片首句各少一字。
  • 卜算子.我住长江头
    我住长江头,君住长江尾。日日思君不见君,共饮长江水。此水几时休,此恨何时已。只愿君心似我心,定不负相思意。
    体裁:婉约
  • 临江仙.柳絮
    白玉堂前春解舞,东风卷得均匀。蜂围蝶阵乱纷纷。几曾随逝水?岂必委芳尘?万缕千丝终不改,任他随聚随分。韶华休笑本无根。好风
    体裁:婉约
  • 临江仙.寒柳
    飞絮飞花何处是,层冰积雪摧残。疏疏一树五更寒。爱他明月好,憔悴也相关。最是繁丝摇落后,转教人忆春山。湔裙梦断续应难。西风
    体裁:婉约
  • 鹧鸪天
    手拈香笺忆小莲,欲将遗恨倩谁传。归来独卧逍遥夜,梦里相逢酩酊天。花易落,月难圆,只应花月似欢缘。秦筝算有心情在,试写离声
    体裁:格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