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。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,人称“卜算子”。双调,四十四字,上下片各两仄韵。
- 此调因梁江淹《咏美人春游》诗中有“白雪凝琼貌,明珠点绛唇”句而取名。四十一字。上阕四句,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;下阕五句,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。
- 因欧阳修有词“鹊迎桥路接天津”一句,取为词名。又有一说,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。双调五十六字,前后阕各两仄韵,一韵到底。前后句首两句要求对仗。
- 因柳宗元有“偶此即安居,满庭芳草积”的诗句而得。九十五字,前片四平韵,后片五平韵。
- 原名《忆仙姿》,相传后唐庄宗李存勖自制曲,因曲中有“如梦,如梦,残月落花烟重”一句而得名。有单双调。单调正体33字,7句5仄韵1叠韵。双调66字,上下片各7句5...
- 唐教坊曲。《词谱》引《尊前集》入“双调”。四十字,上下片各两仄韵。各家平仄颇有出入,与作仄韵五言绝句诗相仿。多抒怨抑之情。
- 原是唐朝开国时创制的大型武舞曲《破阵乐》中一曲,后改用为词牌。六十二字,上下片皆三平韵。
- 沁园本为汉代沁水公主园林,唐诗人用以代称公主园。一百十四字,前片四平韵,后片五平韵。
- 原唐教坊曲名,后用为词调。因南朝乐府中有“上言长相思,下言夕别离”一句,故名。三十六字,前后片各三平韵,一叠韵。
- 原唐教坊曲名,后用为词牌。此调本名为《谢秋娘》,是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所作。后进入教坊。因白居易词中有“能不忆江南”,而改名《忆江南》。廿七字,三平韵。
- 取白乐天“玉楼宴罢醉和春”。唐和五代词人所填《木兰花》,句式参差不一。宋人定为七言八句。双调五十六字,前后阕格式相同,各三仄韵,一韵到底。
- 唐教坊曲名。唐温庭筠取《离骚》诗句“众不可说兮,孰云察余之中情”之意,创制此调。单调,33字,5仄韵,6平韵。双调正体44字,上片5句3平韵,下片6句3平韵。
- 蝶恋花.昨夜梦中多少恨昨夜梦中多少恨,细马香车,两两行相近。对面似怜人瘦损,众中不惜褰帷问。陌上轻雷听隐辚。梦里难从,觉后哪堪讯。蜡泪窗前堆一
- 鹧鸪天.元宵后独酌千点寒梅晓角中,一番春信画楼东。收灯庭院迟迟月,落索秋千翦翦[jia3n]风。鱼雁杳,水云重,异乡节序恨匆匆。当歌幸有金
- 南乡子.端午小雨湿黄昏。重午佳辰独掩门。巢燕引雏浑去尽,销魂。空向梁间觅宿痕。客舍宛如村。好事无人载一樽。唯有莺声知此恨,殷勤。恰似
- 鹊桥仙.夜闻杜鹃茅檐人静,蓬窗灯暗,春晚连江风雨。林莺巢燕总无声,但月夜、常啼杜宇。催成清泪,惊残孤梦,又拣深枝飞去。故山犹自不堪听,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