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取白乐天“玉楼宴罢醉和春”。唐和五代词人所填《木兰花》,句式参差不一。宋人定为七言八句。双调五十六字,前后阕格式相同,各三仄韵,一韵到底。
- 唐教坊曲名。唐温庭筠取《离骚》诗句“众不可说兮,孰云察余之中情”之意,创制此调。单调,33字,5仄韵,6平韵。双调正体44字,上片5句3平韵,下片6句3平韵。
- 唐无此词调,宋人晏殊作《珠玉词》中有“长似少年时”句,取之为名。五十字,前片三平韵,后片两平韵。
- 唐教坊曲名。相传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逃入蜀地,进斜谷,霖雨连下十数天,在栈道中闻见铃声,思念起杨贵妃,便制曲一阙,名为《雨霖铃》。双调一百零三字,前后阕各五仄韵,本...
- 唐教坊曲名。原用以咏洞府神仙。八十三字,前后片各三仄韵。
- 原唐教坊曲名,敦煌曲辞有“得谒金门朝帝廷”句,疑为此词调本意。
- 双调三十六字,前阕三平韵,后阕两仄韵、两平韵。
- 调名取自李白《苏台览古》“只今唯有西江月,曾照吴王宫里人”。西江是长江的别称,吴王西施的故事。唐教坊曲,用作词调,另有《西江月慢》。
- 唐教坊曲名,词调由张志和创制。
- 始见于《乐章集》,入“仙吕调”。一百七字,前片五平韵,后片六平韵。
- 入“双调”。唐人例用以写“宫怨”,故其调悲。五十八字,前后片各四平韵。
- 最初见《淮海居士长短句》。四十七字,前片四平韵,后片三平韵。
- 浣溪沙.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,去年天气旧亭台。夕阳西下几时回?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。小园香径独徘徊。
- 鹧鸪天.黄菊枝头生晓寒黄菊枝头生晓寒,人生莫放酒杯干。风前横笛斜吹雨,醉里簪花倒著冠。身健在,且加餐,舞裙歌板尽情欢。黄花白发相牵挽,付与时人
- 菩萨蛮.水精帘里颇黎枕水精帘里颇黎枕,暖香惹梦鸳鸯锦。江上柳如烟,雁飞残月天。藕丝秋色浅,人胜参差剪。双鬓隔香红,玉钗头上风。
- 踏莎行.郴州旅舍雾失楼台,月迷津渡。桃源望断无寻处。可堪孤馆闭春寒,杜鹃声里斜阳暮。驿寄梅花,鱼传尺素。砌成此恨无重数。郴江幸自绕郴山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