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取白乐天“玉楼宴罢醉和春”。唐和五代词人所填《木兰花》,句式参差不一。宋人定为七言八句。双调五十六字,前后阕格式相同,各三仄韵,一韵到底。
  • 唐教坊曲名。唐温庭筠取《离骚》诗句“众不可说兮,孰云察余之中情”之意,创制此调。单调,33字,5仄韵,6平韵。双调正体44字,上片5句3平韵,下片6句3平韵。
  • 唐无此词调,宋人晏殊作《珠玉词》中有“长似少年时”句,取之为名。五十字,前片三平韵,后片两平韵。
  • 唐教坊曲名。相传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逃入蜀地,进斜谷,霖雨连下十数天,在栈道中闻见铃声,思念起杨贵妃,便制曲一阙,名为《雨霖铃》。双调一百零三字,前后阕各五仄韵,本...
  • 唐教坊曲名。原用以咏洞府神仙。八十三字,前后片各三仄韵。
  • 原唐教坊曲名,敦煌曲辞有“得谒金门朝帝廷”句,疑为此词调本意。
  • 双调三十六字,前阕三平韵,后阕两仄韵、两平韵。
  • 调名取自李白《苏台览古》“只今唯有西江月,曾照吴王宫里人”。西江是长江的别称,吴王西施的故事。唐教坊曲,用作词调,另有《西江月慢》。
  • 唐教坊曲名,词调由张志和创制。
  • 始见于《乐章集》,入“仙吕调”。一百七字,前片五平韵,后片六平韵。
  • 入“双调”。唐人例用以写“宫怨”,故其调悲。五十八字,前后片各四平韵。
  • 最初见《淮海居士长短句》。四十七字,前片四平韵,后片三平韵。
  • 南乡子.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
    霜降水痕收。浅碧鳞鳞露远洲。酒力渐消风力软,飕飕。破帽多情却恋头。佳节若为酬。但把清尊断送秋。万事到头都是梦,休休。明日
    体裁:婉约
  • 声声慢.寻寻觅觅
    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。乍暖还寒时候,最难将息。三杯两盏淡酒,怎敌他晚来风急!雁过也,正伤心,却是旧时相识。满
    体裁:婉约
  • 鹧鸪天.桂花
    暗淡轻黄体性柔,情疏迹远只香留。何须浅碧深红色,自是花中第一流。梅定妒,菊应羞,画阑开处冠中秋。骚人可煞无情思,何事当年
    体裁:婉约
  • 少年游.朝云漠漠散轻丝
    朝云漠漠散轻丝。楼阁淡春姿。柳泣花啼,九街泥重,门外燕飞迟。而今丽日明金屋,春色在桃枝。不似当时,小桥冲雨,幽恨两人知。
    体裁:婉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