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陶

陈陶 (约公元八四一年前后在世)字嵩伯,自号三教布衣,鄱阳剑浦人。(全唐诗作岭南人。此从唐才子传)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,约唐武宗会昌初前后在世。工诗,以平淡见称。屡举进士不第,遂隐居不仕,自称三教布衣。《全唐诗》卷七百四十五“陈陶”传作“岭南(一云鄱阳,一云剑浦)人”。然而从其《闽川梦归》等诗题,以及称建水(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,即闽江上游)一带山水为“家山”(《投赠福建路罗中丞》)来看,当是剑浦(今福建南平)人,而岭南(今广东广西一带)或鄱阳(今江西波阳)只是他的祖籍。

早年游学长安,善天文历象,尤工诗。举进士不第,遂恣游名山。唐宣宗大中(847—860年)时,隐居洪州西山(在今江西新建县西),后不知所终。有诗十卷,已散佚,后人辑有《陈嵩伯诗集》一卷。

《全唐诗》卷七百四十五“陈陶”传作“岭南)人”。诗人早年游学长安,善天文历象,尤工诗。举进士不第,遂恣游名山。唐宣宋大中时,隐居洪州西山,后不知所终。有诗十卷,已散佚,后人辑有《陈嵩伯诗集》一卷。其《陇西行》四首之二:“誓扫匈奴不顾身,五千貂锦丧胡尘。可怜无定河边骨,犹是春闺梦里人。”把残酷现实与少妇美梦交替在一起,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,至今仍脍炙人口。然而,鲜为人知的是,他漫游浙江、福建、广东时,曾路过今闽东地区,并留下了《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》等诗。

陈陶的坚贞操守连小妓都感动

在女人尤其是漂亮女人面前,一个男人的真实面目大概很少能不确切地袒露出来;这可真是一桩令人称奇但也是极为无奈的事情。

诚然,也会有一些即便是女人百般调弄都不会动心的男儿,这无疑就更是使人赞叹不已了。而这里要讲述的,就是一个令人赞叹不已的有关晚唐诗人陈陶的故事。

陈陶,字嵩伯,他的生卒年及其出生地都已不大明确。我们只知他在武宗会昌初年(841年)前后在世。他工诗,且以平淡的风格见称于世;但很不幸,他考了许久也没能考取进士,所以他就到深山里隐居去了。在陈陶所写的多首下第诗里,有两句诗特别脍炙人口,道是:中原不是无麟凤,自是皇家结网疏!

可见他对自己正是负有不可小觑的期望,只是他由于老是未能按照世俗的做法考取进士。随着时间一久,他这博取功名的心情也就慢慢地变得灰冷,遂不再去赶考进士,而是去漫游了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。

这位自称“三教布衣”的陈陶,懿宗大中年间(859年~860年),因为战乱而避地到了洪州。当时的节度使严尚书知道陈陶很有道德操守,所以特别敬慕他的为人,便经常到山中跟陈陶攀谈;有时两人一谈就是一整天,还都不感到倦怠。由于往来多了,这严尚书就想跟陈陶开开玩笑,特地派了一名颇富才情的小妓去伺候他,看能不能使陈的坚贞操守产生动摇。

然而,任凭眼前这长相漂亮甚至可说是妖冶的小妓百般挑逗,陈陶却纹丝不为所动。看看实在没有办法的小妓,遂对着陈陶不无惆怅地吟出了一首七言绝句:

莲花为号玉为腮,珍重尚书送妾来。

处士不生巫峡梦,虚劳云雨下阳台。

这诗里使用了一个男女欢爱的典故,陈陶的心中当然是非常明白的,但他依然如故地坚持着自己的坚贞操守,面对眼前这小妓的挑逗,他也用诗歌的形式回赠道:

近来诗思清于水,老去风情薄似云。

已向升天得门户,锦衾深愧卓文君。

这里,诗人用卓文君这古代美女来比喻这小妓,也可谓很能掌握分寸了,但只是他仍然不为动心而已。

这样一来,这洪州小妓遂只得含泪离开;回去后,她跟严尚书汇报起这情事的一切经过时还不禁红泪直流。严尚书听后,便不觉对陈陶更为敬重了。陈陶后来经常焚香坐在巨石上,身披鹤氅,终日不说一句话。到了晚上,他居然俯身叩拜星星和月亮,别人也很少有看见他有睡觉的时候。一天,天空原本非常晴朗,忽然竟是狂风暴雨大作起来,把陈陶所居住的茅屋都给震坏了;而陈陶却已经杳然不知去向。过了很长一段时间,才听到有人说起深山里还偶尔能见到陈陶的行迹。

  • 1.赵君虎 等.语文(必修·提高)教师教学用书.北京:人民教育出版社,2006:65-67
问典信息
人物创建:幽忧子 创建时间:2013-09-25 浏览次数:5271 最近编辑:幽忧子 最近编辑时间:2023-06-07
相关人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