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凯,字智君,谨慎好学。十五岁,成为中书学生,任侍御中散,改任通直散骑侍郎,升任太子庶子、给事黄门侍郎。陆凯在中枢部门十多年,以忠厚为人称道,说话不多却屡屡言中,高祖嘉许他。后来生病,多次上书请求退休,诏令不允许,命令太医供给汤药。任正平太守,在郡七年,被称为贤能的官吏。起初,高祖打算商议改变旧的风俗,大臣都面有难色。又常常招致刘芳、郭祚等人秘密地在一起谋划方案,共同讨论当时的政治措施,而皇亲国戚以为完全是疏远自己,怏快不乐有不平之色。
于是派陆凯私下晓谕他们说:“皇上只是想广知以前的事,应当向他们询问古代的法度,终究不会亲近他们而疏远你们啊。”皇亲国戚和旧臣们心情才逐渐平静。咸阳王元禧谋反,陆凯的哥哥陆琇被诬陷有罪,陆凯也被拘捕,遇上大赦才解脱。陆凯为哥哥的死悲痛,没有节制地哭,眼睛几乎失明,不断地申诉冤情,人情事理周备详尽。
到正始初年,世宗恢复陆琇的官职爵位,陆凯十分高兴,设置酒席会集众亲属说:“我之所以几年之中抱病而不肯气绝,是顾念家族的大事啊。过去的事情不再追究,如今心愿已了。”就在这一年去世。追赠为龙骧将军、南青州刺史,谥号为惠。
陆凯出身名门,拜给事黄门侍郎,为皇帝亲近侍从。陆凯忠厚又刚正不阿,身居要职数十年。后来,又出任正平太守七年,被称为良吏。
陆凯与南朝著名史学家、文学家、《后汉书》作者范晔友好,常以书信来往。当时南朝北朝处于敌对状态,陆凯是鲜卑人,效力于北魏,而范晔是汉人,是江南刘宋王朝的臣子。但是陆凯与范晔暗地里不断通信,互相诉说对时世的看法和感愤。陆凯把一支梅花装在信袋里,暗暗捎给江南好友范晔。范晔拆开信一看,里面赫然放着一支梅花,并有诗一首:
折梅逢驿使,寄与陇头人。江南无所有,聊赠一枝春。
陆凯此诗寥寥二十字,却意蕴深远,超越了国别民族的界限,表现出宏达的胸襟与真挚的情谊,范晔颇为感怀。这件事传出以后,被南北两方文人称赞不已。后人以“一枝春”作为梅花的代称,也常用作咏梅和别后相思的典故,并成为词牌名。
陆凯的哥哥陆琇官拜司部典书,后来因为咸阳王元禧事件受到株连,冤死在狱中。陆凯悲愤至极,不畏强暴势力,到处为哥哥申诉鸣冤。正始元年(504年),朝廷给陆琇昭雪、追复爵位。陆凯宿愿得偿,十分高兴,摆置酒席款待四方好友,席间表诉自己心愿已遂,不再有所牵挂。不久,陆凯病故,谥号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