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灵运山水诗的鼻祖

谢灵运,东晋末年刘宋初年的文学家,诗人。祖父谢玄,晋车骑将军;父谢瑍,不慧;其母刘氏为王羲之外孙女。他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,是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。诗与颜延之齐名,并称“颜谢”。因从小寄养在钱塘杜家,故乳名为客儿,世称谢客。幼年便颖悟非常,《宋书》本传称其“少好学,博览群书,文章之美,江左莫逮。”;善书,“诗书皆兼独绝,每文竟,手自写之,文帝称为二宝。”东晋时,他18岁袭封康乐公,刘宋建立后,按例被降为康乐侯,故又称“谢康乐”。谢灵运因是名公子孙,才能出众,认为自己应当参与时政机要,但宋文帝对他“唯以文义见接,每侍上宴,谈赏而已”。在朝不得志,曾外任永嘉太守、临川内史等职。好营园林,游山水,制作出一种“上山则去前齿,下山去其后齿”的木屐,后人称之为“谢公屐”。与族弟谢惠连、东海何长瑜、颍川荀雍、泰山羊璿之,以文章赏会,共为山泽之游,时人谓之四友。后因罪徙广州,密谋使人劫救自己,事发,弃市,时为元嘉十年,终年四十九岁。墓葬位于今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里泉村。子谢凤,同徙岭南,早卒;孙谢超宗,被宋孝武帝认为是“灵运复出”。其诗意境新奇,辞章绚丽,影响深远。因此,他被后世誉称为中国山水诗鼻祖。

晋末曾出任为琅琊王德文的大司马行参军,豫州刺史刘毅的记室参军,北府兵将领刘裕的太尉参军等。入宋后,因刘裕采取压抑士族政策,降爵为康乐侯,出任永嘉太守,临川内史等职。元嘉十年(433)被宋文帝(刘义隆)以“叛逆”罪名杀害。

谢灵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,山水诗的鼻祖,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。其诗充满道法自然的精神,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之韵味,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风。李白、杜甫、王维、孟浩然、韦应物、柳宗元诸大家,都曾取法于谢灵运。可我们知道,谢灵运之家为晋宋豪门士族,谢公原籍陈郡阳夏(今河南太康),出生于会稽始宁(今浙江上虞),出生后不久寄养于钱塘(今杭州)杜家,15岁时回到建康(今南京),出任过永嘉太守、临川内史等。多活动于建康、始宁等地。

谢灵运袭封康乐公

行前取《万载县志》一观,内称:“在吴之头楚之尾,山高水清,禾谷丰硕。地势隐然,负山带江。山水清隩(音,yù,本义为河岸弯曲的地方),风气厚密……万,岩邑也,其山山聿山卒而嵯峨,其水萦纡而绿波。域内奇观,必曰山水。万载地虽僻处,而层峰叠嶂,锦浪纹波,胜致幽景,亦足供高士名流游览栖隐。且灵气所钟,代有哲人。”可见万载不仅是五谷丰腴之乡,且是环境清幽生态极好的人杰地灵之地。三国东吴大帝黄武年间(222~229年),万载开始单独设县,当时叫阳乐县,县治设如今该县的罗城镇。西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年),阳乐县改名为康乐县,由此与谢氏家族发生了紧密的联系。

公元382年,前秦皇帝苻坚统一了中国北方,次年率九十余万军队南下灭东晋。秦军前锋为二十五万人,由苻坚之弟苻融率领,很快攻下寿阳(今安徽寿县)。东晋以谢安(谢玄叔父)之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,以谢玄(谢灵运之祖父)为前锋都督,在淝水一役中,以少胜多,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苻融军,立下赫赫战功。谢玄因此而加都督徐、兖、青、冀、幽等州,封康乐(今万载)公,食邑二千户。谢玄生有两个儿子,长子谢王奂,幼子谢琼(或谢混)。谢王奂天性迟钝,26岁便夭亡了,但却生了四个儿子,依次为谢公仁、谢公孝、谢公信、谢公义。谢公义,字灵运,为谢王奂幼子,生于晋孝武帝太元十年(公元385年),长得灵秀漂亮,聪明好学,谢玄视之若掌上明珠,曾感叹说:“我生了谢王奂,他很笨,但他却生出了灵运这样聪明的儿子!”谢灵运4岁时,祖父病重,临死前谆谆嘱咐家人一定要把灵运带好,培养成才。公元393年,谢灵运八岁时袭承康乐公,世称谢康乐,仍然食邑二千户。

谢灵运冤死广州

谢灵运十五岁时,去京都旧居作乌衣之旅,受其叔器重,赞曰:文章之美,江左(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,即南朝挖制区)莫及。东晋安帝义熙元年(405年),谢灵运已二十岁,出任琅琊大司马行参军,后任太尉参军、中书侍郎等职。南朝刘宋武帝永初元年(420年)刘裕取晋立宋国后,降谢灵运的封爵为康乐侯,改食邑为五百户,起为散骑常侍,转太子左卫率。永初三年(422年),由于刘宋王朝对谢家始终怀有疑忌,谢灵运被降为永嘉太守。谢灵运自恃门第高贵,又才华横溢,非常高傲,曾说,天下有一石,建安诗人曹植独得八斗,我得一斗,余下一斗由自古以来及现在的闻名之人共分。他恃才傲物,自以为在政坛上应受到格外的器重,殊不料反遭朝廷排挤,被调离京城建康(今南京)。所以在郡心情烦闷,不理政务,一味纵情山水。平日写写诗文,以宣泄胸中块垒。一年后,称疾辞官。

刘宋文帝元嘉三年(426年),文帝刘义隆为巩固其统治,对世家大族采取笼络政策,谢灵运由于名气大,被征召为秘书监,还被指定撰修晋史。但时隔不久,谢灵运就看出皇帝对他表面上尊重,实际上“惟以文义接见”,只是要他充当一名文学侍从罢了,并无政治上加以任用的意思,而朝中真正受重用的却是些名望才干远不如他的人。不久,谢灵运再辞官归始宁,与朋友往来吟咏,或率领数百随从出入于深山幽谷,探奇觅胜。

谢灵运酷爱登山,而且喜欢攀登幽静险峻的山峰,高达数十丈的岩峰他也敢上,可以说是古代第一位攀岩运动的先行者。他登山时常穿一双木制的钉鞋,上山取掉前掌的齿钉,下山取掉后掌的齿钉,于是,上山下山分外省力稳当,这就是著名的“谢公屐”。刘宋文帝元嘉八年(431年),宋文帝又让他出任临川内史,但他还是不理政事,终日出游,被地方官员纠弹,要治他的罪。谢灵运不服,反把有关吏员扣押起来。他还赋诗一首:“韩亡子房奋,秦帝鲁连耻。本自江海人,忠义感君子。”将刘宋王朝比作暴秦政权,并以张良、鲁仲连自比,暗示要像他们那样为被灭亡的故国复仇雪耻。这种行为和言论,加重了他的罪名,被判免死流放广州。可是刚到广州,朝廷的公文又到了,诬他又犯下了新的叛逆罪,命令将他就地正法。元嘉十年(433年)10月谢灵运在广州被处弃市刑(当街斩首),死时仅四十九岁。一代文豪犹如一颗流星,在历史的天空划过一道短暂而耀眼的光芒,倏然而逝。

谢灵运具有多方面的才能,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,由其始,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。除诗文创作外,他还兼通史学,精通佛教老庄哲学,工于书法、绘画。宋文帝刘义隆曾称赏他的诗和字为“二宝”。他跟庐山东林寺的名僧慧远也有深交,尽管慧远比他大五十来岁,两人还是很投缘。慧远圆寂后,他特地写了一篇祭吊的名文《庐山慧远法师诔》,一时洛阳纸贵。

  • 1.赵君虎 等.语文(必修·提高)教师教学用书.北京:人民教育出版社,2006:65-67
问典信息
人物创建:幽忧子 创建时间:2009-10-17 浏览次数:6718 最近编辑:幽忧子 最近编辑时间:2014-10-08
相关人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