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
不读纳兰词,不知人生何苦,深读纳兰词,方知众生皆苦
|

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。

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

摘自纳兰性德的《木兰花》

那一年初春,隔岸的小桃红已经绽出鲜艳的蕊,14岁的钮祜禄[-]佩蓉来到了纳兰府,初遇16岁的纳兰容若。

然后,两个人的命运将由此沉浮。

彼时,她双亲刚刚过世,眼底还藏有一抹挥之不散的愁云,似江南烟雨一般凄迷。

这让纳兰格外怜惜,此后的日子,他便陪在她身边,与她一起温书,一起习礼,在清风朗月下抚琴,于碧水新花间嬉闹。

于是,情愫暗生,她内心的伤痕逐渐被抚平。

可让他们都没想到的是,这段懵懂的恋情却成了彼此心中永久的伤。

正可谓:一念起,万水千山;一念灭,沧海桑田。

|

佩蓉17岁的时候被选为秀女,成为了康熙的妃嫔。

深宫内苑是所有人的禁忌。

哪怕,他是纳兰明珠的儿子,哪怕他天资过人,才华举世。

宫门一入深似海,期间纳兰因思成疾,曾假扮僧侣入宫做法事,远远地看过佩蓉一眼。

四目对望那一刻,泪水倾泻,可也仅仅只能是远远地看着。

几个月后,佩蓉吞金殉情,成为了纳兰心中不可愈合的伤痛,为此纳兰写下了:一生一代一双人,争教两处销魂。

她是他的表妹,本郎才女貌,天作之合,奈何那个人是康熙帝。

佩蓉死后,纳兰容若成为了康熙身边的近侍,纳兰明珠为了壮大家族势力,命他娶了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婉君。

父母之命媒妁之言,纳兰不得不从。

所以,他对卢婉君谈不上什么感情,甚至也不愿怎么搭理她。

但婉君贤惠,从不抱怨,每每他伏案温书时,她便安静坐在一旁煮茶焚香,偶尔相视一笑,亦不多言。

久而久之,纳兰开始对婉君萌生好感。

奈何当时康熙经常出巡,纳兰需伴左右,夫妻聚少离多。

三年以后,婉君难产,不幸病逝,纳兰容若闻讯后,掩面痛哭。

他在词中写:我是人间惆怅客,知君何事泪纵横,断肠声里忆平生。

这一年,纳兰容若23岁,正该是意气风发时却郁郁寡欢,两个他深爱的女子,就这样离他而去。

后来,纳兰忆起婉君时,总是心痛不已,他曾在《浣溪沙》中写:

谁念西风独自凉,萧萧黄叶闭疏窗,沉思往事立残阳。

被酒莫惊春睡重,赌书消得泼茶香,当时只道是寻常。

这首诗是纳兰为悼念婉君而作,遥想当年,他温书他煮茶,琴瑟在御莫不静好,然而仅仅是一个转身,就是天与地的距离。

|

因悲痛难愈,纳兰的朋友向他推荐了江南才女沈宛,他孤寂冰冷的心,终于得到了一丝抚慰。

但满汉之别,这注定又是一段无果的缘分。

在一起不久后,沈宛怀有身孕,可纳兰无法给她一个名分,所以在伤心之际纳兰写下了那首《朝玉阶》:

无穷幽怨类啼鹃。总教多血泪,亦徒然。

枝分连理绝姻缘。独窥天上月、几回圆。

三生三世,十里桃花,在这里凋零败落,纳兰容若累了,不想再等了,于是他决定先走一步。

康熙二十四年,公元1685年暮春,纳兰于病中与好友相聚,一醉一咏三叹,然后与世长辞,年仅32岁。

他死之后,沈宛落发为尼,遁入空门。

也许,纳兰早就知道人生很苦,但没想到会这样苦。

他在寄友人的词中写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”,可惜世事如白云苍狗,他至死也没等到一个初心。

山一程,水一程,风一更,雪一更”,这是纳兰的咏叹;

满目荒凉谁可语?西风吹老丹枫树”,这是纳兰的一世之伤。

他是一个传奇,似仓央嘉措,有着过人的才情和温婉,可惜世情凉薄,唯有一死方可解脱。

不读纳兰词,不知人生苦,深读纳兰词,方知众生皆苦。

    • 暂时没有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