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
讳疾忌医

意思是隐瞒疾病,不愿医治。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。

讳:避忌;忌:怕,畏惧。隐瞒疾病,不愿医治。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。

虽然讳疾忌医这个成语并不直接出自于扁鹊见蔡桓公这个故事,但是,讳疾忌医的典故仍与这个故事有一定关系,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是讳疾忌医的代表,该故事出自《韩非子·喻老》。在这个故事里,蔡桓公讳疾忌医,不听神医扁鹊良言,但最终,蔡桓公病入膏肓,一命呜呼!

名医扁鹊,有一次去见蔡桓公。他在旁边立了一会儿对桓公说:“你有病了,现在病还在皮肤里,若不赶快医治,病情将会加重!”桓公听了笑着说:“我没有病。”待扁鹊走了以后 ,桓公对人说:“这些医生就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来夸耀自己的本领。”

十天以后,扁鹊又去见桓公,说他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,如果不治,还会加重。桓公不理 睬他。扁鹊走了以后,桓侯很不高兴。

再过了十天,扁鹊又去见桓公,说他的病已经转到肠胃里去了,再不从速医治,就会更加严重了。桓公仍旧不理睬他。

又过了十天,扁鹊去见桓公时,对他望了一望,回身就走。桓公觉得很奇怪,于是派使者去问扁鹊。

扁鹊对使者说:“病在皮肤里,肌肉里,肠胃里,不论针灸或是服药,都还可以医治;病若是到了骨髓里,那还有什么办法呢?现在桓公的病已经深入骨髓,我也无法替他医治了。”

五天以后,桓公浑身疼痛,赶忙派人去请扁鹊,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。桓公不久就死掉了。

扁鹊见蔡桓公,立有间。扁鹊曰:“君有疾在腠理,不治将恐深。”桓侯曰:“寡人无疾。”扁鹊出,桓侯曰:“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。”居十日,扁鹊复见,曰:“君之病在肌肤,不治将益深。”桓侯不应。扁鹊出,桓侯又不悦。居十日,扁鹊复见,曰:“君之病在肠胃,不治将益深。”桓侯又不应。扁鹊出,桓侯又不悦。居十日,扁鹊望桓侯而还走。桓侯故使人问之,扁鹊曰:“疾在腠理,汤熨之所及也;在肌肤,针石之所及也;在肠胃,火齐之所及也;在骨髓,司命之所属,无奈何也。今在骨髓,臣是以无请也。”居五日,桓侯体痛,使人索扁鹊,已逃秦矣。桓侯遂死。

文过饰非 涂脂抹粉

    • 暂时没有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