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溪亭上草漫漫,谁倚东风十二阑。
燕子不归春事晚,一汀烟雨杏花寒。
戴叔伦(约732——约789),唐代诗人,字幼公(一作次公),润州金坛(今属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)人。年轻时师事萧颖士。曾任新城令、东阳令、抚州刺史、容管经略使。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。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,但《女耕田行》、《屯田词》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。论诗主张“诗家之景,如蓝田日暖,良玉生烟,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”。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。今存诗二卷,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,需要仔细辨伪。
凉月如眉挂柳湾,越中山色镜中看。
兰溪三日桃花雨,半夜鲤鱼来上滩。
汉家旌帜满阴山,不遣胡儿匹马还。
愿得此身长报国,何须生入玉门关。
旅馆谁相问,寒灯独可亲。
一年将尽夜,万里未归人。
寥落悲前事,支离笑此身。
松下茅亭五月凉,汀沙云树晚苍苍。
行人无限秋风思,隔水青山似故乡。
沅湘流不尽,屈子怨何深。
日暮秋风起,萧萧枫树林。
乳燕入巢笋成竹,谁家二女种新谷。
无人无牛不及犁,持刀斫[zhuo2]地...
自言家贫母年老,长兄从军未娶嫂。
紫禁迢迢宫漏鸣,夜深无语独含情。
春风鸾镜愁中影,明月羊车梦里声。
尘暗玉阶綦迹断,香飘金屋篆烟清。
军门频纳受降书,一剑横行万里馀。
汉祖谩夸娄敬策,却将公主嫁单于。
花雪随风不厌看,更多还肯失林峦。
愁人正在书窗下,一片飞来一片寒。
红颗真珠诚可爱,白须太守亦何痴。
十年结子知谁在,自向中庭种荔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