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首诗是作者在击退了瓦刺入侵后第二年的一个立春日在前线所写。遇此佳节,引起了作者思亲之念,但是为了国事,又不得不羁留在边地。诗中表达了作者这种矛盾痛苦的心情。
“无情未必真豪杰,怜子如何不丈夫?”于谦出征杀敌气吞万里如虎;逢节思亲却情意绵绵。《立春日感怀》一诗就反映了他的这种情怀。
“年去年来白发新,匆匆马上又逢春。”旧年过去了,新年又来了,随之,头上也增添了许多新的白发,今天又在征途遇上了立春日。诗的首联点题,表明诗人年复一年地征战四方,眼下逢迎立春日的特殊环境。
“关河底事空留客,岁月无情不贷人。”领联一问一叹。“空留客”“不贷人”,感慨岁月蹉跎,时不我待,暗含着一种久滞他方,欲归不得的伤感成分在内。
“一寸丹心图报国,两行清泪为思亲。”赤胆忠肠,一心图谋报效祖国,壮志凌云;佳节思亲,又难免潸然泪下,意切情长。颈联表现忠孝的思想矛盾,感情极为深沉真挚,完全符合人情事理。其出句是就颔联出句作答,是因为报国而被留,实际并非“空留”。对句与颔联的对句相榫接,刻画了一种唯恐来日不多,与亲人聚合时短的心理。
“孤怀激烈难消遣,漫把金盘簇五辛。”一腔孤寂之情激烈翻腾,难于消除,只好勉强从俗,姑且用葱、蒜之类攒聚五辛盘以示迎接新春。尾联紧承“为思亲”而来,“漫把”体现无可奈何;“簇五辛”呼应了首联中的“又逢春”。
全诗抒写诗人一心图报国、同时又佳节倍思亲的情感,展现了一个既为国又想家,以国为重,有情有义的高大形象,做到了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的和谐统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