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
蝶恋花·窗外绿荫添几许

窗外绿荫添几许,剩有朱樱,尚系残红住。老尽莺雏无一语,飞来衔得樱桃去。

坐看画梁双燕乳,燕语呢喃,似惜人迟莫。自是思量渠不与,人间总被思量误。

    • 暂时没有评论

这是一首哲理词,写内心的孤独与理想难以实现的痛苦。

上片由两幅小景组成。一幅是残春的动景,见于前三句:“窗外绿阴添几许。剩有朱樱,尚系残红住。”词人置身室内,眼望窗外,但见樱桃树的绿阴更浓了,树上只剩下孤零零的一颗红樱桃。三句全作景语,但动词“添”“剩”中暗寓前后对比变化——此前绿阴没有那么浓重,现在添了几分;此前红樱桃挂满枝头,现在已所剩无几了。副词“尚”与形容词“残”隔字呼应,将作者的惜春之情与迟暮之感隐隐约约、曲曲折折地传出。

另一幅是残春的动景,见于后两句:“老尽莺雏无一语,飞来衔得樱桃去。”一只在春风吹拂下长大的黄莺悄然飞来,叼上最后一颗樱桃,转身飞去。原本作为残春最后一点象征的残红,至此已不复存在。“老”而又“尽”,极言时间带来的变化,与前面的“添”“剩”等字互相呼应。诗人惜春而又无奈的感情,因为静景之后继写的动景,以及穿插其间巧妙的用字,至此得到了更为深入的表现。

下片转写室内,先景后情。先用三句写景:“坐看画梁双燕乳。燕语呢喃,似惜人迟暮。”词人的目光从室外收回,抬头见到画梁上有一对正呢喃作语的燕子。声声燕语听上去像是在惋惜词人去日苦多,韶华不再。“似”字的意思是在疑是之间,“人”是词人自指而非泛指。“似惜人迟暮”是从燕子一面想入,委婉见出词人自惜迟暮的感慨。

结尾两句“自是思量渠不与,人间总被思量误”,是继前面所写展开的即情即景的议论。大意是说:燕语呢喃,一派天真,显得无忧无虑,那是由于它们非我属类,没有思想。而人因为有思想,所以人生充满了痛苦。“自是”,置于句首,用于说明原因。所谓“思量渠不与”,字面上是说燕子不和人在一起思量,实际上是说禽鸟无知。言外之意是无知才无痛苦,从而转出末句人生在世难免痛苦的结论。王国维禀性忧郁,又深受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影响。叔本华认为人是有理想有追求的,但人的欲求永远得不到满足,因而人生充满痛苦,只有抛弃欲求,才能免除痛苦,得到解脱。“人间总被思量误”是抒写人生在世好梦难圆,理想追求终归幻灭的痛苦之情。

该词流露出来的悲观主义的人生态度未免过于消极,但从艺术上看,作为一首哲理词,却有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。好的哲理词,应该是将深奥的哲理融化于优美的形象之中,以意境呈现于读者眼前。从该词来看,是大自然的轮回变化、无思无虑的景象,触动了潜匿于词人心底的“人间总被思量误”的思想,于是将这份感悟连同所见所闻的绿肥红瘦、莺飞燕语的具体场景和盘托出。这样一来,词中表现的既是生活化的哲理,也是寓有哲理的生活场景。虽是一幅幅的日常小景,却有言近旨远、韵味隽永的艺术效果。由于该词是作者有感而发之作,从语言风格上来说,表现出清疏淡雅、明白如话、曲折尽意的特点。

参考资料